吃過晚飯, 齊陽明把妹妹拉到屋外單獨聊聊。
沒說話之前,齊晴雨還在心裏嘀咕著自己最近安分守己,絞盡腦汁都沒想出來犯什麽錯, 滿臉寫著“不服氣”三個字。
一張嘴,她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說:“我又沒逼他去。”
這個他, 指的是郭永年。
齊陽明心想何必逼, 舍友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隻要一呼即百應, 哪怕手裏有正經事也會放下。
他道:“你知道編一個籮筐多少錢嗎?”
本地多竹子, 衍生出好幾樣集體經濟。
像紅山大隊年年到農閑, 隊員們就可以去大隊長那裏領回來做手工,回頭一起運到公社去。
這種隨處可見的東西, 雖然賣不出什麽價,但用來補貼夥食還是大有用處, 尤其對郭永年來說。
他有時候從早到晚都坐著,手上一刻沒停過, 大家也很有默契把瑣事都攬下來, 絕不會過多打擾。
在此情況下, 齊晴雨還拉著人家出去玩, 在哥哥看來實在不懂事。
不過她自己是振振有詞道:“我這是勞逸結合!你沒覺得他看上去很憔悴嗎?”
憔悴?齊陽明可沒仔細端詳過一個男人有什麽變化,狐疑道:“有嗎?”
居然還反問, 齊晴雨撇撇嘴說:“還好哥們呢,這個都沒看出來。”
又戳著手指頭道:“他明明玩得很開心。”
齊陽明的年紀在知青們之中最大, 向來很有長兄如父的責任感。
他於其他事情上操心得比較多, 現在想想妹妹說的話也有道理,說:“那就下不為例。”
齊晴雨老老實實地點頭, 心裏也反省起來,隔天就安分許多,隻是一個勁望著外頭的天。
陳傳文在搖椅上晃腳說:“又要折騰什麽?”
就他長眼了,非得這麽說一嘴是怎麽著。
齊晴雨冷哼一聲說:“不要你管。”
此刻除了出門的梁孟津和齊陽明,餘者都在相距不遠的地方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