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繼承一座植物園後

第58章 投影廳-古銀杏的演變

這邊的答題區熱火朝天, 每個主題室都排了長長的隊伍。

其中不僅有年齡大一些的孩子,還有很多成年人,亦或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大家熱情高漲、興致勃勃, 似乎連寒冷的冬天都染上一抹熱度。

中央屏幕的積分排行榜時刻都在變化, 剛才陶曉晴還是39名, 沒過一會兒就掉到了51名, 競爭激烈,而今天才是科普館開放的第一天。

另一邊的植物插畫區人也很多, 不過輪換速度比答題區要快,十幾分鍾就輪到了唐晶晶。

屏幕上是兩朵盛開的虞美人,然後從立體狀態變成寥寥數構成的植物插畫。

有光點在邊緣閃爍,手指隻需要跟著光點移動即可勾畫出整個畫麵,再填充相應的色彩即可。

很簡單, 一年級的小朋友都會。

但讓人驚奇的是,不需要手指直接接觸屏幕,而是浮空繪製,一種非接觸性的科技交互。

光點的靈敏度極高,能夠進行自我美化修正, 不會出現歪歪扭扭的線條,在它的引導下,每個人都能畫出完美的植物和花卉。

唐晶晶根據光點的引導接連畫了三次,到後麵越來越流暢, 幾乎將整幅畫印在了腦海中。

完成後, 她看著自己畫出的虞美人, 內心浮現出強烈的成就感。

唐晶晶從小在繪畫方麵缺乏藝術細胞, 這是她極少數自己完成的一幅作品。

‘要是能保存下來就好了。’

正想著, 畫作左側浮現出一行金色的字體——請對作品進行署名。

我嗎?

要我署名?

唐晶晶愣了一下,這麽簡單的作品,而且不是她創作的,即使如此也能署名嗎?

可到底敵不過**,她在左側區域寫上了‘唐晶晶’三個字。

下一秒,她的作品縮小,自動存放於作品集的最後。

而此時的作品集已經收錄了近百幅作品,每幅皆署著不同的名字:馮悅、張世航、劉靜、孫林爽、鄭書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