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穿之回收站

第43章 大晉王朝(43)

江易在剛到酈州城的時候, 就在各處都逛了逛。

書鋪也不例外。

如今的書架上,對外出售的書種類不多,大部分都是經詩子集, 雜學極少。

專門給幼兒啟蒙的書倒是也有一兩種。

江易翻看了下, 內容有點像三字經,隻是在曆史朝代和典故的地方有些差異。

因為要照顧到押韻和忠君孝義的宣傳,這本啟蒙的書,讓江易來看,是不大合適的。

江氏小團隊裏, 於二娘識字不多,算賬卻不錯。

賽子在曹婆子家裏,沒學會紡線和針線活兒,但學會了十幾個字,也會了一點算數。

焦家三兄妹裏,隻有焦大郎會十幾個字, 但因他家是做酒買賣的, 三兄妹都會算賬。

至於柱子,很早就出來跑腿討生活,認字近百個,算賬也很不錯。

陶婆子呢, 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她管著買菜,自有一套算小賬的法子, 從來沒有過差錯。

這麽一盤算,小團體的知識水平, 已經超過了這大晉王朝普通百姓。

江易倒也沒有對他們有太高的要求, 隻要人人都會寫簡單的信, 認識三五百個字,會記賬看賬就行了。

現有的啟蒙書不合適,江易隻能自己編。

他剛上學那會兒的課本都是啥來著?

江易絞盡腦汁,也就回想起個“上中下人口手”來。

為了避免自己陷入自己寫書的巨大工程裏,江易進了舊衣庫裏搜尋。

舊衣庫裏,除了衣物布料、毛絨玩具、鞋子包包這些,似乎還有些比較不常見的布製品來著……

翻找了半天,江易終於在庫房的一角裏,找到了一堆的布藝書和布製識字卡。

這些布藝書和布製識字卡,是給一歲到三四歲的小朋友識物和識字用的,跟紙製的比起來,它們沒有尖銳的棱角,又撕不爛,就算寶寶抓起來啃也無毒無害。

當然了,江氏小團隊的成員倒不需要這些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