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鴉雀無聲, 隻有沈牧慷慨激昂的聲音回**。
“啪啪啪!”
掌聲從飯廳響起,那個穿著灰色短袖的男同學站了起來,神色激動地注視著沈牧, 用力地鼓掌,引來了旁人詫異的眼光。
柳煙凝記得這個學生是送柳遠平手寫祝福信的那個, 柳遠平當時雖然笑盈盈地收下了手寫信, 但柳煙凝了解這個人,外表將自己偽裝得無欲無求, 清高學者, 事實上他窮奢極欲, 俗人一個。那封祝福信他可能都不會拆開看。
而像柳遠平這樣披著學者外衣混跡於高等學府的衣冠禽獸絕不止他一個,他的教授朋友多數也是與他臭味相投,他們內心裏對沈牧這類科研人員的奉獻精神不屑一顧, 從艱苦奮鬥,謙虛樸素的年代過來,這些人爆發了無窮的物欲, 迅速滋生出享樂主義, 尤其是在高校這樣安逸舒適的環境中,將人分為了三六九等,而他們自認站在了金字塔尖。
他們看向男同學的目光帶著不善。
何開陽冷哼了一聲,“誰不是在為祖國的強大而奉獻呢,我們這些高校老師,不也是在為國家培養人才嗎?要沒有大學老師,你從什麽地方學到知識, 去研製出風雲1號?”
這話說到了同僚的心坎上, 若沒有高等教育,國家更不可能強大, 所以他們還是勞苦功高。
沈牧讚同地點頭,“你說得不錯,教育是強國基礎,老師也同樣受人尊敬。那我想請問您在教期間,你為教育事業做了哪些努力呢?”
何開陽洋洋得意地說道:“我在《數學》雜誌上發表了兩篇應用數學論文,帶了一批碩士,一批博士生。”
《數學》是國際頂級數學雜誌,何開陽正因為在上麵發表了兩篇論文,才能順利地評選博導。
有人附議,“是啊,何教授年紀輕輕就已經有了兩篇論文,又是最年輕的博導,年少有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