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廠長,時間可不多了。”
在快要下班的時候,羅成找到了廠長,這見麵就是這樣一句話,把張廠長嚇了一跳。
“什麽時間不多了。”
“我打算盡量讓方塊車一個月內可以正式使用,但目前隻有養殖場,製衣廠和紡織廠支持我們的研發。義安雖然小,但單位並不少呀。”
“這~~。”
一個月內正式使用?這話讓張廠長有些吃驚,真能有這樣快嘛,正式使用說的可不是測試。造車你可以隨便造,但真要正式生產,那就要成為一個新的部門了,而且也一定是國營單位,最多跟修理廠聯合,但不可能會在修理廠旗下。
要建立一個新的單位或者部門,並不是你說的算的,你要正式生產方塊車,就要經過官方的道路檢測。要是沒經過,你車子除非是內部用用,賣的話,一是賬目問題,並不在營業範圍,另外一個就是集體犯罪了。
真一個月能正式使用,正好趕在年前,那修理廠肯定能過一個肥年呀。
義安的確有很多單位,但更多的是跟修理廠一樣,沒有產品,或者沒有特比緊缺的產品。就像火柴廠,誰都用的到火柴吧,規模也不小,但誰會去惦記幾盒火柴呀。就算不生產方塊車,過年的時候,張廠長也不會去火柴廠化緣。
還有自來水廠,也是不小的廠了,但那又如何,大家都在正常供應水。種地可能會幹旱缺水,但人喝的水還是有保障不緊缺的。
主要還是羅成搞的東西價值太高,你要是生產個自行車,單輛價值小,那就好操作了。
生產自行車的話,哪怕一輛自行車換一堆肥皂票來也好。但你拿一輛汽車去換一堆肥皂票,那就沒意思了。
張廠長有些頭疼的跟羅成解說著,讓其他廠支持,公對公的支持沒意思。養殖場製衣廠紡織廠,拿來的支持都可以給職工發福利。衣食住行,這衣和食已經解決了,住的話廠裏本身就有宿舍,職工少現在並不煩惱。出行的話,的確都想要自行車,但義安沒有自身的自行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