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秦定邦更忙了。
有的事是不能拖的,拖到年後就失了敬意。
臘月二十六,秦定邦一早就去雲台寺、靜隱寺等幾座名寺,分別送去了豐厚的香火錢。這是秦家每年雷打不動的規矩,不能怠慢。
在靜隱寺,秦定邦還和住持素空大師聊了幾句。臨近年節,寺院香客眾多,僧侶們穿梭其中,一派繁忙景象。秦定邦沒多打擾,拜別大師後,又驅車去了碼頭。
秦家在上海打拚了這麽久,淞滬會戰以前,可真算得上家興業旺。作為上海頂顯赫的家族之一,秦家不隻涉足一個行業。如果是在太平年月,這得算是處處開花,而放到眼下的亂世光景,便成了狡兔三窟,西方不亮東方亮了。
世道艱難,秦家早年間和內陸的礦產生意,早都停歇了,麵粉廠、橡膠廠,也舉步維艱。原料斷供,加之橫征暴斂,搞得工廠機器一個月也開不了幾次。以前麵粉廠和橡膠廠都是大生意,結果現在奄奄一息的有出氣沒進氣,是指望不上了。這種情況在上海的比比皆是,如果放到一般的商賈人家,可能早就到了破產的境地。
但是,秦家主營航運的永順公司,仍能帶來不少進項。想當初,國府幻想著拿沉船堵日本人的艦炮,秦家最大的一艘貨輪就被征去在黃浦江炸沉。結果日本人沒擋住,倒是秦家損失慘重。好在後來國府發現那餿主意不管用,沒再繼續征。永順得以留下兩條大船,小船則更多些。
這幾年秦定邦經營有方,廣開門路,竟然平了當年的虧空,還能見到不少盈餘。秦家在生意場上的名聲一直很響。雖然現下的碼頭經營遠不比戰前自由開放,但這麽大個租界,畢竟還是要有貨物進出的,所以,買賣依然在做,現在算又起來了一些。
船老大們都知道秦家控製著哪幾個碼頭,在秦家地界,跑船的不吃虧。秦定邦對碼頭的情況了如指掌,有他掌管著這塊生意,別家就別想往秦家的勢力範圍伸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