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起上海灘

第7章 “簡直太合適了!”

潦草地過了個年之後,梁琇的工作依然沒有著落。眼見著手頭越來越緊,在找工作的間歇,她開始密集投稿。

梁琇的父親梁平蕪是留美的高材生。梁琇自打出生,就能接觸到英文。母親席自華受其父家學影響,對國學也有一定的造詣。所以梁家的兩個孩子,自小就能接觸到中西方的優秀文化。梁平蕪曾經在家跟席自華開玩笑,他們的一雙兒女,是“中西並重”。

席自華想了想,“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吧。”

梁琇在燕京大學讀的,是英文係。

燕大的英文係入學考試非常難,不光考英文,還要考國文,尤其是古文的底子。比如拿出古文名篇,直接讓考生翻譯成英文,僅此一題。考生提交的答案有幾成功力,便可一目了然。

所以也算無心插柳,梁琇小時候在家裏咿咿呀呀隨父母學的東西,對她從一眾優秀的考生中脫穎而出,最終順利進入心儀的燕大英文係,是幫了大忙的。

讀大學時,梁琇對功課一點都不馬虎,一心要學得真本領。尤其作為梁平蕪的女兒,如果學業不精進,難免被人疑心是憑著父親的關係入的學。但是僅僅一個學期,梁琇的優秀就讓那些憑空生出的閑言,消弭於無形。不管她父親是教授,還是小販,以她的本事,都會通過選拔,所以同學們對無不她心悅誠服。

剛來上海時,英文打字員薪水頗豐,那時的投稿,是工作之餘的消遣,梁琇多少還有點玩票心態。但現在的投稿,則是完全為了養活自己,雖是打零工,卻也是她眼下能找到的唯一工作機會了。梁琇希望能快些打開局麵,自是拿出了看家本領。因此,她的譯文精準暢達,文采斐然,通篇契合嚴複先生的“信達雅”。

“一名之立,旬月踟躕。”不做翻譯的人,是無法理解同時達到這些標準有多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