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一直這麽走吧。◎
課程繼續。
重新開麥後, 林循發現紀非的情緒明顯比之前幾節課高漲多了,偶爾居然還會說幾句玩笑話。
抽查作業的時候,點評也十分溫和, 幾個逃過一劫的學員紛紛在彈幕區刷著——
“嚇我一跳, 還以為要挨罵了。”
“紀老師戀愛了?今天心情這麽好?”
紀非氣定神閑地講課。
聲音裏都透著股喜氣。
今天這堂課講的是配音基礎中的“吐字”,林循聽完,從一個廣播劇導演的角度也覺得大有獲益。
她大學雖然是電影學院,但學的是編導專業,沒有聽過聲台形表的課。
很多時候她審完音, 隻會從編導的角度去判斷cv的情緒或者聲線到不到位,有沒有貼合聲線,給出的意見也基本是和情緒有關。
現在想來,“吐字”和發聲基礎很能影響情緒。
“吐字”考驗cv的唇齒發力,好的吐字需要清晰、飽滿,不能含混不清。一旦發力沒跟上, 情緒再飽滿,也沒有清晰的吐字作為支撐, 聽到耳裏隻會覺得軟綿綿的沒感情。
一堂課上完,林循暗暗“唔”了聲, 重新戴上耳機把下午審過的demo又批了一遍。
這次她根據這幾節課學到的一些配音知識,除了虛無縹緲的情緒指導外, 又揪了一些吐字和咬字問題。
有時候一陣見血針對這些基礎問題做出指導, 更方便cv修改進步。
等林循重新審完音, 已經十一點多了。
她摘下耳機,伸手按了按酸疼的耳窩, 趴在工作台上休息了會兒, 又給自己多訂了幾節體驗課。
紀老師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林循打開微博, 無聊地閑逛著。
電腦上自動登陸了下午她給沈鬱注冊的那個新微博號,她用這個賬號關注了一下紀非老師。
這才發現上完課後的半小時內,紀老師發了一條喜氣洋洋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