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壞孩子◎
《愛之憂傷》、為什麽會是這首鋼琴改編曲?
“這是我最喜歡的曲子, 是我想彈鋼琴的契機。每次聽到它,就會覺得心情很平靜……不過它是提琴改編的曲目,大多是用鋼琴給小提琴伴奏。如果直哉學了小提琴, 我就能跟你一起演出了。”
“還是鋼琴吧,我想坐在泉鳥旁邊,四手聯彈演奏, 教教我呀——”
“那你要再認真點, 演奏時得把背挺直才行。這樣靠著我的手臂, 根本沒法動彈呀。”
靜謐的午後,洋娃娃親昵地挽住我的胳膊,用拖長的語調撒嬌的聲音好似還在耳邊縈繞。回憶攜帶情緒如海潮襲來,重刷胸腔, 激起一陣無聲的悲鳴:
事到如今, 事到如今, 選這首曲子到底有什麽用?!
昔日對洋娃娃的憐愛、依賴早已盡數消退。在他選擇接受父親“饋贈”的那一天起, 落入眼中的隻有冰冷的事實。
為什麽他們總能這樣?
欺騙我、嗬斥我又管教我。直到我恨不得以死作為反抗, 才給予施舍一樣的“示好”——
擺出理解的姿態,說著“看呀, 我願意不計前嫌, 打破除家族陳規, 屈尊參加凡人的比賽,用的也是你最愛的曲子, 說不定有這個先例,你也能繼續彈鋼琴了……”
“我都為你付出這麽多了。你看著總該感動了吧?總知道誰對你好了, 該回來了吧?”
在我看來, 這尊漂亮的洋娃娃本質上同他父親並無兩樣!
前者在用冷酷的不聞不問逼死妻子後, 擺出一副舊情難忘的嘴臉, 在我麵前“追憶舊愛”,“反省”過後以關心我的旗號,暫停迎娶妾室,每日同我飲酒“交流”。
後者作為兒子,將那份傲慢以及虛偽,繼承得徹徹底底,表現得淋漓盡致。
高高在上,用一點柔情,彰顯體貼、炫耀力量,給予對方“你是與眾不同之人”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