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鄧肯一起來首義城的傳教士一共有八人,其中五個是西班牙人,一個是荷蘭人,還有兩個則是葡萄牙人,死去的彼德和波裏則和鄧肯一樣都是西班牙人。
郭飛奉趙強命令將他們從石屋中釋放出來後,這些人和先前的鄧肯一樣,都以為野蠻的韃靼人要殺掉他們。在鄧肯的解釋和勸說下,這些人方明白自己已經自由了,可以不用去死,而且未來還有很多財富等著他們。
感謝萬能的上帝!教士們第一時間半跪在地上,虔誠的對著西方做了十字手勢,繼而則十分狂熱的將鄧肯圍了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的問他,那位韃靼將軍到底許給他們什麽好處。並開始討論起獲得財富之後如何運回國內,是不是寫信讓澳門的同鄉也過來的話題,內中隻有葡萄牙人克裏斯蒂亞諾.羅納爾多提到了要在這片土地修建大教堂,但很快就被腦熱的同伴們給冷落到了一邊。對此,羅納爾多失望的走到一邊,捧著下巴在那搖頭歎氣,但很快,他就開了竅,跑到那名菜蘭教士身邊,大聲質問他為什麽一定要從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采購火槍給這些韃靼人,而不是英吉利人或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呢?
因傳教士們的姓名十分難記,都叫什麽弗朗西斯柯、安德烈斯、艾米利奧、帕布洛什麽的,與漢人的姓名兩字或三字完全不同,而且他們的麵孔也差不多,為求省事的郭飛自作主張替他們起了漢名。並且是以他的姓為主,如弗朗西斯柯以後就叫郭有福,安德烈斯叫郭有喜,帕布洛叫郭有祿,羅納爾多叫郭有壽,最後那個荷蘭人比吉尼奧則叫郭有財。
鄧肯的名字倒是不用改了,因為“鄧肯”兩字聽上去有很地道的中國味,雖然鄧肯說他有個漢名叫張發奎,但聽說此名之後的趙強,在第一時間就找到了他,果斷命令他以後絕不能用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