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什麽叫破壞型中場啊

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與破壞,宿命對決

哥廷根大學創立於1734年。

20世紀初期,這座德國知名學府與龍國有著很深的淵源。

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哥廷根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龍國天才,他們活躍在看不見的戰場,保家衛國。

……

代課老師姓張,是一名華裔。

“勒沃庫森在北倫敦的表演非常精彩,好好保持那種單核降速踢法!兩周後的拜仁會灌你們七個球,不!是八個!”

李康認真點點頭。

張老師放出做好的數學模型,簡單概括了瓜式巴薩與瓜式拜仁的區別。

說話間時不時夾雜著龍國成語。

“我的時薪很高,但必須說些題外話。”

啪。

粉筆折斷。

黑板上多了一組李康看不懂的單詞。

“足球的戰術框架變革,已經死了!”

“死於1990年!”

“圖赫爾幾年前出道時提出了‘Game Plan’,掀起了戰術狂卷的熱潮,五大聯賽的所有球隊,會在每一周根據對手的情況,執行不同的戰術細節變化!”

“我們隻有在足球小說中,才能看到某某球隊是踢傳控,某某球隊踢高位壓迫、某某球隊踢防反的等等一成不變的說法!”

“雙方教練組的博弈,演變成了圍棋的形式!”

“所有萬萬千千的戰術變化,在足球的曆史中都能找到原型!”

“偽九號和中鋒回撤?1953年的匈牙利人已經玩厭了!”

“鏈式防守和防守反擊?1932年瑞士人開始玩,上世紀60年代就被意大利人玩得爐火純青!”

“高位壓迫?70年代的橙衣軍團已經貫徹到了極致!”

“自由人?在區域防守的被完善後,就已經消失在曆史的舞台!”

“阿裏戈·薩基在上個世界八十年代,提出的‘間距變化’,終結了戰術框架的發展!”

“2015年你在踢的足球,除了球員體能和跑動距離,攻防轉換的場麵形勢與90年代有很大的變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