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次相遇,一生銘記

昨夜借得鬆間月

文/蔣臨水

一、我本來想,你教授介紹給我的人,肯定會有所不同

2000年5月24日,美國麻州的克雷數學研究所在巴黎法蘭西學院以百萬美金張榜懸賞,尋找能解開那七個千年數學難題的人。

當這則消息在新聞上重複出現時,整個劍橋數學係都沸騰了,連陳栩然在內的所有學者都躍躍欲試。他們私下成立了研究小組,專挑其中一個難題來攻克,陳栩然選擇的是霍奇猜想。

為她授課的教授年逾五旬,同她一樣雀躍,他為了這道題苦心鑽研十多年,卻還是沒有得出正確答案。如今他上了年紀,精力和智力都大不如前,但他樂意看到後生們繼續努力,便毫不吝嗇地把自己鑽研多年的成果分享給了陳栩然。

同年十二月,陳栩然第一次和教授溝通解題思路,他覺得她的切入點有點意思,轉頭將她介紹給秦頌。秦頌是劍橋數學研究所最年輕的教授,也是專攻霍奇猜想的研究者之一。

對於她給出的思路,他花了一點時間來證實。在他埋頭唰唰唰寫字的間隙,陳栩然無事可做,便撐著下巴打量他。

陳栩然沒想到秦頌這麽年輕,按她的想法,他怎麽著也得有兩撮白發才能對得起教授的稱號,可他看上去頂多比她大個四五歲,而且五官輪廓清晰,眼神光彩熠熠,穿著打扮也不是特別刻板。

他做事的時候非常專心,咖啡涼了也沒有發現,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皺著眉頭把演算結果推給陳栩然,說:“邏輯完全在朝相反的方向發展,不,可以說是毫無邏輯。”

陳栩然還沒看完筆記本上麵的字,就又聽他說:“我有些失望。”

她放下本子,疑惑地看他。他抿著唇笑,一口喝光了涼咖啡:“我本來想,你是教授介紹給我的人,肯定會有所不同。”他自顧自起身拎起了外套,好像才看見她一樣,略帶愧疚地說,“對不起,是我自說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