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當天,場館裏坐滿了穿著紅色衣服的中國觀眾,到處可見飄揚著的五星紅旗。安靜和邵琳出場時,呐喊聲震天動地,把安靜嚇了一跳。
她沒想到國外也能有這麽多的同胞,也沒想到在那些呐喊聲中,她竟然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這幾天與世隔絕,安靜壓根兒不知道自己已經在乒壇徹底爆紅。所有關注乒乓球的人都知道了這個從前幾乎聞所未聞的替補過五關斬六將,殺到了世界大賽的最後。當然,也有事後諸葛說,在安靜奪得全運會銀牌的時候就預料到會有這一天了。畢竟眾所周知,乒乓球有四種難度:簡單、困難、地獄、中國。
雖然這是決賽,但由於是內戰,氣氛反倒不如四分之一決賽時劍拔弩張。而且大多數人也已經猜到了結局,隻是內心還隱隱期待著更大的奇跡出現。畢竟上一次兩人在全運會上以4-3的比分落幕,邵琳也隻能算險勝。
握過手之後,安靜拭了拭球桌,假裝不經意地往周圍環視了一圈,旋即垂下眼睫。
滿場跳動的紅色中,沒有他在。
別說秦揚了,因為是隊內比賽,為了避嫌,連厲霆和楊英都沒來。
安靜莫名沒底。
真到了開打的時候,安靜才明白自己的沒底從何而來。邵琳的攻勢太狠,已經超越了她平常攻守兼備的中庸之道——她幾乎放棄了防守。
這就是邵琳的策略。
安靜本來就更擅長進攻,防守相對而言比較薄弱。以前能和邵琳戰況膠著,正是因為邵琳為了求穩要攻守兼顧,所以兩方麵都不算發揮到極致,隻能勉強抵禦安靜的攻球。而如今邵琳把所有的技巧和力道都用來進攻,安靜的進攻能力顯然不如她,那麽她就可以完全占據主動。隻要不給安靜進攻的機會,她就可以不用防守。
這樣的搏殺戰術對運動員本身的要求極高,當然也有很大的風險存在,但邵琳自信能打到安靜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