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因為迷惘,所以叫青春

當時的夢想,我還記得

青春物語:

別忘了答應自己要做的事情,別忘了答應自己要去的地方,無論有多難,有多遠。

從前有兩個人,雖然性格迥異,但卻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個叫理想,一個叫現實。

某天,他們結伴到海邊露營。他們在沙灘上紮好了帳篷,便各自鑽進去準備休息。因為帳篷的密封和保暖性很好,外麵的海風絲毫沒有透進來。不久,兩人便都睡著了。

可沒料想,到了半夜,一陣寒風把兩人凍醒了。理想問現實:“你看到了什麽?”

理想回答說:“我看到了浩瀚的宇宙,璀璨的銀河,感到了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來到這個世界又是如此的幸運……那你又看到了什麽呢?”

現實回答道:“我看見有人把我們的帳篷偷走了。”

其實,美好的生活應該是這兩個人的組合體。眼前的現實要麵對,但同時也要能擁有一份超然的灑脫。正如溫總理所說“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針對於畢業生而言,剛步入社會,讓自己積累經驗遠比金錢更重要。在工作之初,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這對以後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抱著“不能就這麽委屈自己”的想法而“要待業不要就業”或頻繁“跳槽”,無論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還是對於畢業生自身,都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就像那首叩動無數年輕人心弦的歌中所唱“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曆苦痛掙紮……”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都有過青春年少的夢想,都有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

然而,當殘酷的現實和美好的夢想碰撞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這種差異也造成了現在大多數待業就業的學子迷茫與無措的情緒。好在,我們都懂得在現實與夢想的鋼絲上是要拿著一根平衡木,這樣才不會從在雲端的象牙塔上跌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