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物語:
父母,是我們物質上的來源,精神上的支柱,是我們溫馨的避風港……但是,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的庇護,獨立成長,行走的路上,能依靠的隻有自己。
現在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手心裏的寶,從嗷嗷待哺、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到孜孜求學,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裏,父母給予我們衣食,老師授予我們知識,我們一直在他們的庇佑下成長。依賴已經成為我們下意識的習慣。
這樣的我們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嗎?沒有人再給你洗衣做飯,沒有人再對你嗬護備至,沒有人再為你遮風擋雨,我們能承受現實的殘酷和壓力嗎?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難。如果我們一遇到困難時,就想求助於別人,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愛、提攜和賜予。所以,當求不到的剛候,必然會灰心失望。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我們自己內心就有無盡的寶藏,我們完全可以從自己身上找出路,自己多想辦法,根本不應將希望寄於他人。為什麽不自己去主宰命運,卻要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呢?
常言道:“自助者,天助之。”這是一條屢試不爽的金玉良言。來自外在的幫助隻會使我們走向衰弱,而來自內在的幫助則必定使自救者日益發達,獲得難以想象的成果。
當你堅強了自己的內心,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依靠白己的能量排除萬難,去創造生命的奇跡時,你才能真正體驗到什麽是生命的意義。
自己才能度自己
有一位佛教信徒在屋簷下麵避雨,看到一位禪師撐著雨傘從自己的麵前走過,便喊道:“禪師!佛法不是教我們要普度眾生嗎?你度我一程如何呢?”
禪師停下來,說道:“我走在雨裏,你卻躲在屋簷下麵,而簷下又無雨,你何必需要我去度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