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西門弘,可是在宮裏有大靠山的,根本不把上司放在眼裏;而呂祖旭早年的靠山,在前些年的政爭中失了勢,倒了黴,被貶官西南煙瘴之地。
名義上朝廷讓靠山主持清剿萬妖城,實際上毫無實權,還被皇帝派過去的副手監視。
靠山一靠邊站,真是靠山山倒,西門弘就根本不買呂祖旭的賬了,經常繞過他自行其是。
西門弘本身也是極有才能手段的人,否則也混不成右司員外郎,因而手底下的人,一方麵畏懼他背後的靠山貴人,另一方麵也確實佩服他的能力,這一來二去,最後的結局,就是呂祖旭被徹底架空,成了傀儡了。
呂祖旭還因此得了個外號,叫“泥菩薩”。
當然這外號,隻在背後叫,下屬當他麵時,隻叫他“呂菩薩”,表麵看似很尊崇;但他們背地裏的諧音叫法,呂祖旭怎麽會不知道?隻是隱忍不言而已。
這些情況,呂錦浪都知道。
他又不是三歲小孩,怎麽會不耳聞?
跟其他高官公子聚會玩樂時,別人再顧及他的麵子,也難免會有風聲漏出來。
更何況也有跟西門弘不對付的官員,暗戳戳通過自己的子女,在呂錦浪麵前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呢。
這些,他都知道。
連爹爹暗地裏跟心腹門客,關起門來喝悶酒、發牢騷,他也知道。
看著爹爹這麽苦悶不得意,呂錦浪也屢屢想發憤圖強,混出個人樣來,以圖將來能解老父之憂。
但很多事,真的不是想能就能的。
他一見美女就走不動路的毛病,改不了;
他一讀書就犯困催眠的習性,也改不了。
“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何況早年,在呂錦浪還小的時候,他爹為了爭奪右司郎中這個敏感位置,有意自汙,便放縱了對兒子的管教;
於是現在看到呂錦浪,各種放浪行徑,呂祖旭表麵責罵,但內心裏,挺有愧,就下不了狠心,發狠管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