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兩人已經拆了一百多招。 衛揚和柳窕在下麵十分地擔憂。除了兩人之外,都覺得師父占了十成攻勢,顯然是穩占上風。
林中天心中焦急,眼見這一百多招快劍攻的如疾風暴雨,驚濤駭浪。然而對手卻是如磐石,似山嶽,任它狂風怒號,隻當清風徐來。任它巨浪滔天,隻當溪水潺潺。
林中天知道,如果不另出奇招,這麽一直僵持下去的話,不說能將對手打敗,自己累也累死了。
突然劍勢一變,精妙的快劍不見了,便成直來直去的硬砍硬劈,把劍法使成了斧法刀法。眾弟子看著,心中奇怪:師父的劍法怎麽成了市井之徒的打架鬥毆一般,哪裏還有一代宗師的風範?在看師娘的神色,似乎比剛才多了些許的輕鬆。
林中天知道對手將雪山派的武功研究得特別透徹,一招一式,都想好了應對之法,無論自己的劍法多麽的精妙,出招多麽的迅捷,對手都能輕易應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以力降巧。運起自己幾十年的功力,加上寶劍之利,尋求可勝之機。
武術中固然有“一力降十會”之說,但這是在力量方麵超出對手許多的情況下的。否則不但降不了,還容易被對手用技巧將其降伏。
林中天雖然內力之強,已達一流之境。但郎嘯天亦是不弱,他能達到這種地步,固然是得到了那幾頁殘卷的幫助,但自己也是天賦異稟。加上自幼與野獸為伍,體力遠勝常人。這麽一來,即使是比拚力道,林中天也占不了上風。
如此拚鬥力道,那是力強者勝,絲毫取不得巧。不過二三十招,林中天已經感到內力消耗巨大,後勁不足。這是他藝成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二十多年前兩人武藝均未大成,那次交手郎嘯天輸在寡不敵眾,而林中天則是功力不足。這二十多年來,林中天將“六陽融雪功”練到了極高的境界,本以為可以一戰,沒想到兩人的差距更大了。暗想:此人的功夫不知是哪位隱世高人所授?當世有名有姓的高手之中,從來沒有人能達到如此的境界。即使是高人所授,此人的天賦也是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