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父,烏氏和義渠……”
“君上已經從藍田大營調兵了,這次由國尉車英親自領兵前來。”
“那孟固和西乞狐呢?”
“移防洛水……”
“君上是打算同時對義渠和烏氏動手麽?”
“藍田大營的戰力不能全部暴露出來,而且能夠調過來的也不過三萬新軍,剩下的還要提防楚國攻取武關,所以藍田大營隻是給義渠的威壓。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的,不能操之過急。”
這句話也是在提醒嬴牧,做事情要一步一步的來,現在的秦國,首先要麵對的外敵而不是內部。
孟家和西乞家隻是代表,後麵還有甘、公孫、杜、白等世族的存在,想要搬倒他們,不是一個白府和前將軍就能做到的。
秦國自商君變法之後,大體上是分為兩個陣營。
以太師甘龍、左右將軍孟固、西乞狐、太廟令杜摯、太子少傅公孫賈、雍城嬴氏等為首的老世族勢力,他們極力阻止變法。
以商鞅和鹹陽令為首的山東士子和以上將軍贏虔、國尉車英、內史景監、驪山將軍子岸、函穀關守將司馬錯、商於郡守樗裏疾等為首的秦國本土勢力,是變法的堅定擁護者,他們想要的是秦國的強大。
白府本是白氏一族,當年老爺子被逐出白家之後,便自成一家,再加上老爺子本就是國君最堅實的擁護者,自然屬於變法的堅定擁護者,至於前將軍府,那就更不用說了,老爺子是嬴氏小宗庶出,自幼便跟隨先君征戰沙場,後又極力擁護國君繼位,自然站在變法一方。
近些年來,變法一脈看似勢大,老世族紛紛選擇蟄伏,但是老世族在秦國的根基太厚了,想要通過一代人的變法就想撼動根基,難度是極大的,一旦秦國出現變故,老世族必然會卷土重來,比如國君出現意外。
這些年老世族也不斷的在消耗變法一脈的勢力,嬴無憂戰死在隴東就是一個極好的案例,就連前幾年的太子案,也是老世族對變法一脈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