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腳下的數千騎軍根本無法抵擋牧字營的野蠻衝撞,看著不斷接近的秦軍,高棉此時難以決斷,在抬眼看去,大軍已經完全被百裏定山率領的騎軍攔腰衝斷,此時的犬戎大軍之中已經亂作一團。
再看正麵戰場,原本還是有利的局勢,在秦軍的猛攻之下也逐漸呈現潰敗之勢,就連右翼的騎軍也被秦軍的親衛營衝殺得七零八落。
僅僅在瞬間,整個戰場的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犬戎人,敗了!
通紅的雙眼證明他此時已經怒急攻心了,嘴唇緊咬,不由得噴出一口鮮血來,頓時讓身邊的親衛急得團團轉,急忙上前查看情況。
數萬犬戎兒郎啊,就這麽敗了?
親衛此時也顧不得其他,隻得幾人抬著高棉便往山下而去,同時下令吹響撤軍的號角,這個時候已經無法再戰了,能夠撤出來多少便是多少吧。
高棉此時已經心如死灰,任由親衛擺布,片刻之後,幾名親衛便將高棉扶上戰馬,護著高棉開始向東南方向逃去。
隨著犬戎人撤軍的號角響起,犬戎士兵也顧不得交戰,而是開始跟隨主帥的大纛一同向東南而逃,這種情況之下,秦軍自然不可能放棄這麽好的機會,追擊成為所有人都默契的動作,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想著擴大戰果,那麽這場戰役就打得毫無意義了。
秦軍方向也同樣響起了號角聲,這並不是撤退的號角,而是追擊的號角。
在潰逃的過程之中,並不是所有的犬戎騎兵都向東南而逃,很多是四散而逃,任何一個方向都有,這就是遊牧民族慣有的思維,也是軍紀最好的體現。
秦軍對於這種情況表示不可能放任,而是開始了圍堵堵截和分兵追擊。
牧字營同樣也不例外,在嬴牧看準高棉的逃跑方向之後,策馬快速向那個方向快速追趕,在追出十來裏地之後,也隻能看著對方慢慢的跑遠,不是他不想繼續追擊,而是**的戰馬體力已經明顯不支,跑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