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百姓們聽說之後,想送一送狄大人,卻連其人影兒都找不到了。
隻能自發地、默默地、含淚望著寧州的方向。
齊齊祈祝:狄大人安好。
已經與家人團聚的翠兒,悄悄和家人一起、給狄大人刻了個長生位。
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自家早已給狄大人刻的長生位前:鄭重燃香。
收到消息的宋文,急馬追出了二十裏,卻連狄映他們馬蹄跑過、揚起的灰塵、都沒有追到一絲半點兒。
氣得宋文拐去了狄家莊、掄起農具挖了三畝地。
……
擔心陛下隨時會反悔宰了自己、想到宋文會有的反應,狄映好心情地、快馬加鞭趕到了寧州。
寧州離著大都城並不遠。隻隔著一個邠州。上麵是原州、左下是隴州、右上是鄜州。
也就是說:寧州被擠得還挺慌。
地處關山——六盤山的東南部。
東依子午嶺,南接陝西、北靠寧夏,州境內梁峁溝壑交錯、中西邊多川、河穀與高原相間。地形為東北高,西南低,東西長、南北窄。
別看地方不是很大,但生活在其中的少數民族、有十六個。
寧州以前稱:義渠。以西為古西戎之國,或稱義渠之戎。
義渠民族剛強勇猛,他們"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所以作戰十分英勇,寧死不屈,這也是義渠國能延續數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義渠國實行全民皆兵,遇到戰爭,青壯男子都要上戰場,造成女多男少。義渠規定,同族十二世之後可以互相通婚,兄長死後,弟弟可以娶嫂為妻。義渠定居隴東高原後,開始從事農耕,逐漸發展成半農半牧民族。秦時被滅,存者已與唐人等同,不能區分了。——來自百度。
陛下把狄映調來寧州,其實有很大的羞辱之意。
這是老皇帝私心裏對狄映的報複。
狄映不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