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廠空曠的場壩上正在舉行火葬。
昨日的一場大戰,東海義軍殺敵兩千一百多名,戰損八百二十一人。
昨天夜裏,吳揚命人縋下城頭,將同袍的屍體都背了上來。
掩埋是來不及了,城外敵軍虎視眈眈,海上金國的水師隨時可能來襲,徐冀做主將戰死的人進行火葬,骨灰撒進大海。
“他們生,不能跟著我們生,就讓他們的魂魄跟隨我們去往自由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吧!”
隨著一聲“點火”,張旺和徐元手持火把將幾個巨大的火堆依次點燃,熊熊大火很快吞沒了義軍的屍身,人群裏響起壓抑的哭泣聲。
悲傷還來不及散開,又被新的忙碌取代。
修補城牆、改造船隻、建造木筏,到處都需要人手。
婦人帶著孩子準備吃食,老弱則穿上盔甲,拄著長槍在城頭迷惑敵軍。
鄭三經嗅著空氣裏的硝煙味兒,涎臉笑道:“小吳大人還藏了什麽好東西?何不拿出來讓某開開眼界!”
吳揚低聲道:“都是從將作監順出來的,數量不多,如今一多半都在城牆底下埋著呢!”
鄭三經眼睛一亮:“我說昨夜你為何要親自帶人下去,原來是為這個,真有你的!”
一天的時間在忙碌中度過,金軍派了小股隊伍前來試探,被義軍打了回去。
船隻改造的速度很快,加固龍骨,拆掉所有多餘的建築,隻留下兩層甲板,甲板上有一行行的簡易扶手,行船中間人站在甲板上,手抓著扶手抵禦風浪。
建造木筏時遇到難題,東海縣找不出足夠粗大的木頭來紮木筏,最後還是徐冀命人拆掉了徐氏百年的宗祠,終於紮成了一個巨大的木筏。
萬事俱備,隻等明日辰時下水!
一夜相安無事。
次日,天色微明,整個東海縣開始行動,每人一個隨身小包裹,一壺水,五張餅,先是老人和婦孺,隨後是青壯年,開始逐一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