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宋續命人

第九十三章 妖女

簪花宴上,建王並未擇妃,他很肯定地告訴眾人,他不會再迎娶新人過門,此話一出,圍繞建王妃展開的博弈自然偃旗息鼓。

借著簪花宴,建王兩個兒子的婚事也過了明路。長子趙愭與錢鏐王後裔錢氏女訂親,次子趙愷選的是去年薨逝的韋太後曾孫女韋氏,唯有幺子趙惇因年紀太小,沒有議親。

恩平郡王幾個到了婚齡的兒子也都指了親事。

湯、陳二相的孫女在簪花宴過後不久,擇了新科進士中的佼佼者結親,算是皆大歡喜。

簪花宴上最出風頭的要數一個半路殺出來的李七娘,這位隨父親來臨安謝恩的薊南府統製之女,據說尚未及笄已是容色驚人,其容貌不輸於有“天下第一美人”之稱的劉貴妃。

隨著吳皇後和幾位嬪妃在湖心亭稱讚李七娘容貌的隻言片語流傳開來,更將傳聞推到了頂點,一時間向李府投帖拜訪的人家不計其數。

李道背著雙手,煩惱地在小小的庭院裏轉來轉去,他雖然年屆五旬,多年的軍旅生活讓他身材保持得很好,眉目間與李七娘有六七分相似,若是時光倒退三十年,他的俊美程度與吳揚難分高下,也難怪李七娘見了吳揚絲毫不為他的容貌所惑。

李七娘:“阿爹,你再這般轉來轉去,頭都要轉暈了,難道能將女兒的容貌變醜些?”

李道此次來臨安隻帶了李七娘一個,這個女兒是他和發妻最為鍾愛的,也是他所有孩子當中容貌最為出挑的,他原本想拜托在臨安禁軍任職的兩個侄兒費心替小七挑一個好夫婿,但萬萬沒想到李小七竟在簪花宴上出了偌大的風頭!

李道與兄長李旺原本是農戶出身,靖康之變時,李氏兄弟不忍家鄉被金兵的鐵蹄踐踏,拉起了抗金的隊伍,憑借高強的武藝,他們的隊伍很快擴展到一千人,在民間已經算是一股不小的抗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