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恒倒是在這清溪也呆上了一段日子,四處參觀遊玩,可給範銘哲羨慕壞了,這就是妥妥的公費旅遊呀!
不過這期間範銘哲倒是沒去找他,而對方似乎也是有意躲著範銘哲,兩人除了第一天村學見了一麵之後,倒是再沒相遇,不過範銘哲倒是不在意,畢竟他這些天可是忙得很。
每天還要額外傳授同窗們《掄語》,這也是他自己要求的,範銘哲也是覺得有趣便答應了下來。
不過這可給曹柯的教學帶去了極大的困難,無論他怎麽說都是徒勞,因為那些孩童們見識過那日範銘哲的英勇表現後已經認定了《掄語》,別的集注再也聽不進去一點。
最後曹柯實在沒有法子,也就隻好任由他們而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倒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就這樣範銘哲在清溪倒是平靜地度過了兩年時間。
這兩年中清溪由於範銘哲的緣故倒是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桑基魚塘,而且都用上了範銘哲的育秧法,一時間水稻產量蹭蹭往上漲。
可是震驚了附近的幾個村,紛紛前來學習技術,就連雲林縣的知縣都被驚動,親自接見了範銘哲,還賞賜了範銘哲十貫銅錢,範銘哲轉身到雲林的賭坊逛了一趟,直接換了五十貫出來。
不過範銘哲倒依舊隻留了一小部分,其他的全交給了曹柯用於村學的擴展和修葺。
其實這倒也不是範銘哲大方,主要是隨著清溪的聞名,附近的村落都知道了清溪有村學的事,所以就紛紛將自家孩童送來上學,所以原本的大小就有些不夠,需要擴張一些。
但是擴張也是要錢的呀,曹柯隻好自行去拉“投資”了,王員外倒是出了個大頭,薑家、範家倒是也有小部分資助。
可以說因為範銘哲的緣故,清溪徹底活過來了,從前的人口流出主要陣地,現在也能有人口流入了,村中的青年也是能娶上娘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