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集合的時候,所有人都在一個能夠容納一萬人的校場上集合,四萬人擠得滿滿的才勉強夠他們站的。
李榮讓所有人集合,並且分出兩組兩萬人,輪流訓練。
每天早上全體一起晨跑,吃上餃子包子,能繼續跑到下一個站點的將提升成為隊長。
能超過隊長到下一個站點的將提升為班長,以此類推下去隊長,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將軍,中將,上將。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隊長管理十人隊,班長長管理百人隊,麾下是個十個隊長。
軍銜製度出現之後,四萬人紛紛不屑一顧,但李榮卻說出了他們紛紛趨之若鶩的東西,獎勵。
獎勵方式很多,糧食、田地、房子、錢、目前這些都不是免費給他們的,都是他們借用李榮的。
李榮隻是管了他們的吃喝,卻不曾許諾免費給他們。
隻是說了他們能夠得到的糧食是需要用勞動力老換取的口糧。
在大唐這個時間段遭災的人,除了給人當佃農,一輩子都是農民,讀書,別想了,孩子也是一輩子都是當佃農的命。
但是李榮卻給了他們去拚的希望,讓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哪些應有的獎勵。
“大家都明白,這些都是我李榮借給你們的,能隻是用你們的的力氣換一口糧食,但我李榮自認為不曾虧待過你們,每個人我都公平對待。”
“因此我決定把這些都獎勵下去,一個隊長每個月有三石的糧食,這些是除了種地之外的獎勵。”
“每個班長每月有十石的糧食,外加良田一畝。”
“每個排長每月有二十石糧食,外加良田五畝。”
“每個連長每月有三十石糧食,外加良田十畝跟房子一棟,你們有權利選一套房子也可以推掉重新請墨宮的師傅按照你們的想法設計一套房子。當然蓋房子的費用需要你們自己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