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賞兒子,外人就插不得嘴了,更何況是立功受賞。
新馬具之與大麒,無異於如虎添翼,戰力起碼提升三成。
若說新組建的騎兵,在三比一的兵力優勢下,可與北厥一戰,那麽換了新馬具後,二比一就能一戰。
就像林之獻所說,研究些戰術戰法,進行針對性訓練,再揚長避短,一比一的兵力也能戰上一戰。
北厥可比大麒窮多了,人也少多了。
隻要時間充足,就是耗,大麒也能把北厥給耗死。
轅帝要賞,林易自然不會虛偽的推辭。
朝廷又給他塞了五萬缺了腳趾的難民,他壓力陡增。
眼下南島最缺的就是匠才,可朝廷不缺。
大麒規定匠不離局、匠役永充,凡被編入匠籍的工匠,世代不得脫籍。
這就注定南島無法招攬他們,導致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便道:“五萬難民入島,吃喝拉撒睡都是麻煩。
因此兒臣懇請父皇,將多餘的工匠發往南島,兒臣要靠他們築路建屋,拓河搭橋。
另外,要是有多餘的糧食,支援南島些就更好了。”
這要求,一點都不過分,連太子聽了都覺合情合理,甚至還有所虧欠。
轅帝沒想自己這個兒子會提這麽簡單的要求,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朕準了,另外,南島四麵環水,用船的地方較多。
朕記得工部還有些船匠,也一並給你吧。
下半年的稅,南島就不用交了,留著安置百姓。
糧食的確是個麻煩,不過好在大明府稻米一年兩熟,把路修整下,運輸起來也方便。
此事,便由工部去做吧。”
“臣,遵旨。”吳世傑領旨。
林易沒想到轅帝這回居然如此大方,真心實意的道了聲謝。
“都回去修整吧,受傷的趕緊醫治。”
轅帝袖子一揮,就在洪寶攙扶下,回了醉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