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蕭何有事稟告。
“公子,信使傳回消息,之前公子尋找的幾人,除了張良現在還沒消息,其他人都已經回到鹹陽安頓了下來。”
“比如,韓信,英布,陳平這些人全部安頓好了。”蕭何又匯報另一個信息。
“很好,等我回到鹹陽之後再見他們。”
“至於張良…早有預料,畢竟此人沒有固定的住所,行蹤漂浮不定。”
嬴炎對於這樣的消息,沒有感到任何意外,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公子,張良的先輩,在韓國五世位相,此人誌在複興韓國,痛恨秦國。”
“韓國滅亡之後,他就處於失蹤狀態,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裏。”
“他是丞相之後,心中極為痛恨秦國,因為是秦國才導致韓國的滅亡,別說我們找不到了,就算找得到,他恐怕也不會效忠公子。”
蕭何一句一句的分析,都非常有道理,直擊要害。
首先,張良這個人並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不是一點小恩小惠就能收買的。
其次,秦國對他有滅國之仇,張良身為韓國的死忠粉,不可能會被嬴炎所用。
蕭何的分析不無道理,但嬴炎心中依舊沒有任何擔心,反而充滿信心。
嬴炎自信自己的馭人之術可以收服張良,張良雖然痛恨秦國,但他也是個關心百姓的人,這是他的弱點。
“蕭何,寫封信給李丞相,叫他把韓國殘存的王室子孫或貴族全部抓起來。”
“並且放出消息,張良不現身,一天殺一個。”
蕭何被這突如其來的命令嚇了一跳,你這是把張良往火坑上逼呀!這樣張良怎麽可能會折服你,反而隻會更加痛恨你。
一時間,聰明如蕭何,也不明白公子為什麽這麽做?
看到疑惑不解的蕭何,嬴炎也沒有多加解釋,畢竟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風景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