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大秦,就算是曆朝曆代皆是重道輕器。
匠為末業,匠役至微。
士農工商,是大秦社會等級,讀書人,學者,士大夫,士族等掌握著天下九成的資源,是社會的精華,占據最高地位。
農業是大秦的根本,耕讀傳家是美談,關心農業會受到道德上的尊崇。
其次,是習武之人。
唯有習武之人,走武將的路子,方能與各路士大夫平起平坐,但武將依舊被讀書人看不起。
至於匠人,手藝人等,大多都是文盲,他們屬於社會最底層,也是被剝削最慘的一類人,幹得粗俗而又肮髒的工作,卻被讀書人排擠,更是不能入仕途。
一旦編入匠籍,世代不得脫籍。
也就是說,爺爺是匠人,孫子依舊是匠人。
匠籍製度,是毒瘤。
官籍、民籍、軍籍、監籍、灶籍、匠籍,匠籍排倒數,可見一斑。
但今天,李長青卻做出了有違祖宗禮法的事情,而且這事情是扶持匠人的。
匠人的孩子能讀書?
匠人的俸祿提高十倍?
有傑出貢獻,可直接入朝為官?
這幾句話,猶如晴天霹靂,即使是餘元都愣住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陛下竟然聖明到了如此地步,行曆代帝王不敢行之事。
尤其餘元,他深知匠人的苦,他雖是工部侍郎,那時祖上就是名門望族,他才能入朝為官。
普通的手藝人,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何來入朝為官一說?
俸祿提升十倍,原本李長青對軍工人開的俸祿就比較高,最普通的匠人,一個月都有五兩銀子,五兩銀子足夠一個普通家庭兩個月的開銷了。
現在提高十倍,光他的俸祿,就達到了魯國公那般的層次,這....。
“餘大人,還不謝恩?”
黃天化看著楞在原地的眾人,輕聲提醒道。
“陛下聖明,臣等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