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是哪個不開眼的狗東西亂嚼舌根,朕要誅他九族!”
李長青重重拍了下龍椅扶手,怒不可遏。
這些官員,越說越離譜。
沒錯,姚氏的確是風韻猶存,李長青自問對這樣的女子也有過非分之想。
但也僅僅是想想而已,李長青就算再昏庸,也不可能真的對姚氏做什麽。
“陛下,接回姚氏乃是有違祖製之事,難道陛下您要殺光天下人嗎?”元朗看到這裏,出聲道,“老臣建議陛下還是早日立後,選美充實後宮,誕生子嗣才是正道。”
聽著元太師的話,李長青有點哭笑不得。
自己召回姚氏的事情肯定是紙包不住火,隻不過自己沒想到消息傳得這麽快。
這位老頭現在看來也是以為自己對先帝嬪妃有想法,還要建議自己立皇後,再充實一波後宮。
“元太師之言,朕會考慮。”
李長青看著下方諸多大臣說道,“朕召回姚太妃,乃是形勢所迫,這些日子亂黨猖獗,竟然能悄然滲透到南宮將軍這裏,姚氏乃是定王恭王的母妃,朕現在正值用人之際自然要接姚太妃回宮,難道這些事情也需要讓你們匯報嗎?”
聽到李長青的話,位於下方的魯國公瞳孔一縮,露出了果然如此之色。
昨日梁青天來時,就已經說了此事。
晉王已經算到了李長青懷疑上了定王與恭王,今日李長青雖話說得隱晦無比,但許多大臣都察覺到了其中的深層次含義。
元朗這位老太師雖然迂腐,但忠心度卻是沒得說,為人也清廉。
古人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元朗此人不管放在封建朝代任何時期都是那種剛正不阿之人,敢說敢諫言,所以李長青也並不會真的為此去生氣,而是隱晦地提了一點。
當然,李長青生氣的是,其餘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