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瘋了,李世民求我當太子

第10章 商業宏圖

在離開皇宮後,李泰徑直來到了自己延康坊的府邸處。

在李泰的吩咐下,福伯按他所言有條不紊的在封邑開始籌備規模化的造紙工坊,並招攬匠人以及家眷來此。

前些年老爹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賦。

在長安城方圓百裏這延康坊那可是香餑餑,無數人擠破腦袋都想擠進來好沾一沾魏王的福氣。

如今李泰廣開門庭,段時間內就已吸納了近五百匠人及其家眷入駐此地。

雖萬事俱備,但李泰並未著急開門營業。

隻因,從後世而來的他深知這魏王紙一經麵世,那必定如颶風般侵占硬黃紙,竹紙的市場份額。

屆時,購買魏王紙的人將接踵而至,民眾需求量也將會呈幾何倍暴漲。

一方麵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

同時,李泰賣紙不圖財更多還是惠及百姓,不想將後世那套饑餓營銷搬過來。

而另一方麵,還要考慮到魏王紙的誕生這勢必會觸犯到豪族門閥的核心利益。

期間定少不了勳貴,門閥的層層阻撓,這魏王紙推廣一事定不會順利。

李泰同樣要早做準備。

而李泰作為幕後之人。

他在上朝之前,就已讓福伯連夜將長安城附近大大小小的製糖作坊甘蔗渣囤積一空。

甘蔗渣本就是製糖後的垃圾,放在他們手上還要雇人處理。

可謂費力不討好。

而如今竟有人免費幫他們處理,這種送上門的好事自然是搶破頭了。

至於皂礬石,馬蓮草,除了第一次李泰費功夫給福伯解釋了下,之後尋找起來也是毫不費事。

唯有竹子比較麻煩,長安這邊不比劍南道那隨處可見。

但好在竹子本身成長周期短也可用木材來做替代,完全可在封邑中大規模種植。

以上這些都需時間來籌備。

此外和現在大唐重農抑商的思想不同,李泰對商業,金錢一向十分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