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瘋了,李世民求我當太子

第40章 改革關稅

若論華夏曆史上最開明的皇帝,那李世民認第二,那怕是沒人敢當這第一了。

不然,他也不會收攏如此多的文臣武將,讓其為他李世民賣命,更不會打下這偌大的江山。

此刻,李世民更想知道,李泰心中的大唐應該是怎樣的。

李泰聞言,沉吟片刻,而後道:“父皇,一切正如我剛所說的那樣。”

“對於當時大唐所處的環境來說,羈縻製度的確是在合適不過的政策了。”

“我大唐作為新興的政權,內患未除,並且經過隋末戰亂,百業待興,民心渙散,的確不宜擅開兵戈,樹敵過多。”

對於李世民羈縻製度,優待異族的政策,李泰也並非全盤否定。

這個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什麽事情有利有弊。

至少通過曆史證明,若非有李世民與頡利可汗與河畔斬白馬結下渭水之盟,那說不定自那時起新興的大唐政權就已有亡國之危,隨時都有可能覆滅與突厥騎兵的鐵蹄之下!

也正因渭水之盟和羈縻製度方才為大唐黎民百姓,工農商業爭取到了寶貴休養時間。

這點從唐貞觀年這十六年的變化便不難看出,大唐的國力也一直處在穩步上升的狀態。

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穀渾,重創高句麗。一旁,李世民聽了後也是連連點頭。

李世民雖是千古一帝,但畢竟是人而不是神,沒有李泰這後世人的遠見,更看不到大唐之後百年的發展。

他所能看到的,便是在如今羈縻製度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這就很好了。

比起隋末兵荒馬亂,漢人十室九空的局麵簡直不要好太多。

“那青雀,你不妨說說,朕這政策還有什麽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