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所書寫的是楷書。
而楷書本就是古隸演變而來的,起源於漢朝。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
書法也自此也有了南派於北派之分。
北派書法,帶著漢隸體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
反觀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
到了隋唐一代,楷書有了新得發展。
隋統一中國,將南北朝文化藝術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書法藝術逐漸從六朝的的遺法中蟬蛻出來,以一種新的姿態顯現出來。這時候的楷書可用“浪漫”二字來形容,筆法溫潤秀勁,但缺乏氣勢不夠雄渾。
到了唐朝中期,楷書再度有新的突破。
以顏真卿為代表為楷書奠定了真正的標準,樹立了楷模,形成為正統。
而李泰的字受到了顏真卿極大的影響,字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補足了如今楷書的不足之處。
若單論境界來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李泰遠勝如今的楷體多矣。
而褚遂良作為初唐四大家,在書法上的造詣自是已到達頂峰,更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傳世墨跡。
可就是這麽一個在華夏文壇上,書法界的一代宗師褚遂良。
現如今卻好似得到心愛之物的孩童般手捧紙卷久久不放,口中更是連連道出‘好字,好字,好字啊……’如癡如狂。
剛剛,猛不丁看到李泰筆墨時,褚遂良隻覺得此字之妙某不如他。
即便是自己恩師虞世南,哪怕被譽為唐人楷書第一的歐陽詢也沒有如此筆力。
尤其這筆若遊龍,遒勁有力即便時褚遂良的見識也從未見過。
登時,他就想將書卷帶回府中,好生臨摹,學習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