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眼前之人的存在,才造成了明末時期宦官專政,一時間廠衛之毒流滿天下的局麵。
正如同那句話,魏忠賢不死,大明不存。
無數不滿於魏忠賢宦官專政的清廉之士,紛紛冤死獄中。
無數趨炎附勢的小人,紛紛在各地為魏忠賢修祠堂寺廟,勞民傷財。
一時間,天下隻知九千歲,又有何人知帝王?隻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楊鑫至今還記得,自己當初看過所謂的論魏忠賢十大罪狀。
身為宦官,敢與先帝相提並論。
侮辱皇後,編織罪名欺壓皇親國戚。
插手軍事,甚至有意組建私兵。
目中無人,獨斷國家大事,甚至連帝王都不放在眼裏。
亂封爵位……眼中沒有聖人……欺壓籓王……
種種論述下來,簡直是罄竹難書,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若不是因為魏忠賢,當時的大明,又何以至此?!
看著麵前氣焰囂張的魏忠賢,楊鑫突然就笑了起來。
當初是因為明熹宗的軟弱無能,才使得魏忠賢放縱到此等境界。
如今的皇帝成了自己,又怎麽可能看著魏忠賢擾亂自己這整個大嵐!
“陛下若是沒什麽事兒的話,咱家就先回去了。”
“要知道,咱這東廠的事務可是比陛下手中這些亂七八糟的奏折繁忙多了。”
“陛下若是閑著沒事兒,大可到後宮找妃子們尋歡作樂,咱家可是還有正事兒要幹呢。”
看到楊鑫這幅模樣,魏忠賢心中生起一股莫名的不安。但他還是挺直了腰杆冷笑一聲,看向楊鑫的目光中盡是不屑與惡毒。
“正事兒?”
“原來堂堂九千歲,還有什麽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
“難道不是一個一聲令下,便有一群群人前仆後繼,鞍前馬後?”
“比如說……讓朕把給河東道賑災都事務,交給楊家的官員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