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駱慕鶴的確有些才幹,曾在翰林院任職數年,因政見不合跟同僚爭論時氣盛傷了人,這才被調離翰林院,扔去京都衙門任一閑職閉門思過。
後來這駱慕鶴入了大皇子的眼,被他派人拉攏,成了大皇子府上的幕僚之一,隱隱有首席之勢。
而馮相作為三皇子的舅舅,怎麽會挑了個大皇子的人,前往幽州任職府牧?
建帝略加思索,心中忽然輕笑起來。
這個馮敬儒啊,果真是老奸巨猾!
很顯然,這老東西猜到了自己喊他來宮中議事的目的,便是故意扔出個大皇子的人,來彰顯自己的大公無私,順帶著想讓自己覺得,他認為幽州是個禍亂之地,想要調駱慕鶴前往任職,一來削弱大皇子的幕僚智囊,二來引大皇子站在了肅王的對立麵上。
若單純這麽看,堪稱一石二鳥,他馮敬儒直接贏了三波!
可馮敬儒太了解自己了。
他很清楚,自己一眼便能看穿這等伎倆。
所以,他在等自己的反其道而行之!
建帝也很清楚自己和朝臣們互相拉扯這麽多年,最喜歡使用的手段,那便是以其人之道還至於其人之身!
既然你想削弱大皇子的幕僚智囊,想要讓大皇子站在肅王的對立麵上?
那本皇爺還真不讓你如願,就偏偏選一個三皇子手底下最為足智多謀的幕僚,讓你支持的三皇子站在肅王的對立麵上!
若是沒想通這一層,建帝認為自己真的會這麽去做。
可,如果這麽做了,恰恰正中馮敬儒的真正意圖。
他想利用自己的這般心態,幫助三皇子在京都之外掌控一塊偏遠、不引人注意,且能容納不少兵卒人馬的飛地!
或許,馮敬儒這是個陽謀。
不管自己如何去選,他的兩手打算終有一手能落實?
當真是搬弄權術枉為人臣啊!
建帝在心中又給馮相添了一等罪名,臉上卻是掛上了笑意:“馮愛卿不愧是朝中柱石,別人舉賢不避親,你馮敬儒舉賢不避仇,可謂更加高風亮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