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了塵背著一個包袱,立於高坡眺望,青灰色的僧衣已被汗水浸透,他撩起袖子拭汗,卻拭不去一路奔波帶來的身心疲憊。
掠過那空曠中土黃色的蒼茫,少年的目光停在了遠處的柳家莊。那是個老舊村莊,不知道在這晉中大地存在多少年了?它雖然寫滿了貧瘠落後,卻滿溢煙火的味道。破舊的房舍顯出幾絲衰落,青翠的綠樹透著些許的生機,當看見一縷縷炊煙綽約而起時,了塵的肚子咕咕嚕嚕響了起來,他加快步伐,往那村莊走去。
天沒亮時,了塵就開始趕路,幾個時辰下來,腿腳沉重,又累又餓又渴。他得去村裏化些齋飯,討些水喝,然後繼續趕路。按照事先預想,他可以在太陽落山之前,回到離這兒三十餘裏遠的普慈寺。
普慈寺是他自小生活和學佛的地方,這是他第一次出遠門,而且一走就是好多天,他難免有些牽念他的師父。師父是寺裏的方丈,十幾年前,師父在一片莊稼地裏發現了奄奄一息的他,那時候,他的臉上身上爬滿了螞蟻,是師父把他撿回寺廟,含辛茹苦將他養育成人。
幹旱在這一帶已經持續一陣子了,每走一步,都有塵灰從腳下飛揚而起,在他的前麵,大地上印著成片清晰的腳印、車轍印和馬蹄印,它們分別延伸到不同的方向,他順著這些淩亂的印跡進了村莊。
路邊草叢裏,成群結隊的螞蟻正在忙著趕路,它們就像了塵一樣,也是行色匆匆。
村中有一口老井,井水甘甜清純,遠近聞名,有時候,外村裏也會有人趕著驢車來打幾桶水回家。現在卻因為長時間幹旱,井底水位在地下很深處,即將幹涸,但水很清透,井水像一麵鏡子,他往井底望去,看見了井底的自己。隻有轆轤沒有水桶,也無法汲水,可井底的清涼卻讓他更加焦渴,他隻好再往村裏走去。有兩隻家狗見著他,各自汪汪兩聲敷衍了事,對他毫無防範之心,狗兒們臥在涼蔭處伸著長舌頭哈哈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