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我一個縣令,你讓我監國?!

第三十一章 庭議履曆,胡惟庸受挫

幾張薄薄的紙張,被太監們分發給了一眾文武傳閱。

每一張紙上,都是記錄了一個人的基本信息和過往經曆,這讓不少朝臣都摸不著頭腦。

好東西?是指這些紙張的材質、還是指那些紙上所記錄的人員。

這些人都是陛下在這次巡遊中找到的人才?

看朱元璋沒有解釋的意思,不少人不由得皺眉思索,也有人猜不透朱元璋的心思,便偷眼查看其它人的麵色,還有人將履曆上的那些人,全都暗自記了下來以防萬一。

有人看不透朱元璋的心思,當然也有人猜到,這張履曆表格,就是朱元璋所說的好東西。

小小的一張紙,就能把一個人表現的如此淋漓盡致,這讓一些人心中有些發毛。

朱元璋掌握了這東西,以後還如何任人唯親,如何提攜拉攏朝中之人。

不少人都在心裏,重新評估了朱元璋的這次出巡,剛回來的第一天上朝,就拿出了履曆,說明後麵肯定還有更能讓人震驚的東西。

每個人都想著自己的小心思,不時和其他人碰一下眼神,默默交流一番。

待眾人傳閱完畢之後,朱元璋才開口詢問。

“諸位愛卿,看過這些履曆之後,你們做何感想啊?”

胡惟庸今天格外賣力,早已在心裏琢磨了半晌這個東西,聽到朱元璋提問,立刻站出來回道。

“回陛下,這履曆著實不凡,臣以為完全可以應用在朝堂之上,可以讓吏部即刻學習使用。”

拍完了馬匹,胡惟庸話鋒一轉,說其他其中的一些弊端。

“另外,這履曆雖然新奇但也並非完美無瑕,在臣看來實際使用中,針對不同的使用對象,要做出一定的增刪。”

“如新科學子,則可將過往執政更改為曾參與過的活動,或者提出的有效治國方略。”

“而武將,則可將文章一項,更換為兵法謀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