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過去了三個月。太陽光煉鋼法的優點就是煉鋼過程中不會摻雜進任何雜質,而且熔煉效率極高。相對於當時的百煉鋼打鐵技術來說,效率提高了千百倍。
隻要是晴天,太陽光煉鋼陣就全力運作,將積累的鐵盡可能快地熔煉成鋼。
趙扶蘇陸續將三郡的鐵匠全部調到邯鄲城內,鐵官管理的鐵匠數量增加到三千餘人,同時要求駐防邯鄲城的三萬士卒都參與鑄造武器,學習煉鋼鑄造技術。
邯鄲城鐵官平均每天出鐵十萬斤,煉鋼三萬斤,鑄鋼武器三千件。鐵製農具和手工業工具都采用澆鑄方式,鐵水從煉鐵爐裏流出,直接被倒到範模之中,一次成型,生產效率極高。
產自邯鄲的鐵製農具和手工業工具被輸送到太原郡和代郡,領民們紛紛用領地功勳值租用,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高,收獲更加大,獲得的功勳值更多。
如此反複,形成良性循環,大秦趙地三郡的荒地很快被種滿了農作物。大秦趙王境內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趙扶蘇發明的煉鋼法還處在初期,煉出的鋼大部分都是粗鋼。雖然都是鋼,但是由於每爐鐵水內各種雜質的含量不一樣,最終熔煉出來的鋼種類很多,大部分粗鋼在鑄造兵器時被發現性能不能達到要求。
鐵匠們分析達不到武器級別粗鋼的原因,重新計算需要混合的熟鐵或者生鐵比例,再次進行太陽光熔煉。
在反複融鋼的過程中偶然能得到極品鋼。這些極少的極品鋼被鐵匠們單獨保管起來,做好標簽,標注出特質,準備用來鍛造極品武器。
至於絕大部分符合鑄造武器級別的熔煉鋼出爐,第一時間就被鑄造成武器。
三個月的時間,改良粟米熟了一季。趙扶蘇手中有糧了!
公元前256年,趙扶蘇對領內秦軍進行調整並發出征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