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眉頭微皺,思索著李邦華所講的這些分析。
這一環扣一環的分析,讓朱由檢覺得很正確。
“陛下,若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必須做出相應安排。”
王洽緊隨其後道,“依著當前的這種局勢,遵化方麵的建虜撤離,擺明是篤定進犯遷安的建虜主力定然能攻破遷安城,以對我大明造成震動。”
“同時在遵化所經曆的種種,他們定不會在三屯營發生。”
“所以撤離的建虜偏師會依托三屯營的地勢,構築更為穩固的防線,以避免我大明主力步步擠壓。”
挖設寬溝的這種方式,能用第一次,並不代表能一直用。
畢竟建虜也不是傻子,怎麽會眼睜睜的看著明軍一點點擠壓他們的戰略空間?
“要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先前所定戰略部署。”
“隻怕又要做出相應調整了。”
朱由檢雙眼微眯,看著王洽、李邦華他們,“你們覺得,遷安能扛住建虜主力的攻勢嗎?”
“……”
王洽、李邦華沉默不言,其態度已經表明。
他們心中並不看好扼守遷安的祖大壽所部,能一直扛住建虜主力的攻勢。
這是要豪賭一場了啊!
朱由檢負手而立,就當前所處的局勢,陷入到沉思之中。
遷安方麵一旦被建虜主力攻破,那皇太極就可以攪亂大明的東線防務,繼而威逼山海關命門。
這也是遵化被大明主力包圍,皇太極並沒率部回援的根本原因。
就算現在打不了京城,若能繼續攪亂局勢,盡可能多的消耗大明國力。
那對他們建虜八旗來講,那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但是同樣的道理,大明收複了遵化方麵,同樣也掌握一項建虜的命門。
威脅他們所掌的出入關內外通道!
“既然是這樣,那大明就不能順著建虜的戰爭節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