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對李世民的兩個哥哥的管教,可謂一個比一個嚴格。
結果就導致了這二人的性格當中沾染了叛逆的部分。
他們在李淵身邊的時候像是一個乖寶寶,但是離開了之後就是縱情生色。
而且經常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動輒就要人命。
這是因為他們被約束慣了,心中有火氣,不敢發泄出來。
但是離開了李淵之後,他們就會把所有的火氣全都隨意的向外傾瀉。
而且性格可以稱之為沾染了變態。
這就是因為約束的太嚴,而且在孩子有了叛逆的想法的時候,又沒有及時的糾正。
李世民則正好恰恰相反,正因為李淵不太關注,所以李世民可以自我觀察和學習。
雖然在李淵的眼中是不成器的存在,也是不學好的存在。
但也恰好讓李世民把人情世故和處事之道學得明明白白。
而當李世民的性格的叛逆的那一部分剛剛顯現出來。
李淵這邊稍加提醒和怒罵,就已經讓李世民幡然醒悟。
李世民也並不覺得有什麽約束,畢竟隻要不觸及了一些底線,他還是自由的。
而那些因為受約束性格產生了缺陷的哥哥,最終走向了滅亡。
李世民卻成長成為了一代明君。
秦昊講完了這個故事之後,他又說道。
“如果李世民沒有思想,那他就做不出來轟動的舉動。”
“約束多了,隻會教出來一個性格唯唯諾諾的懦夫。”
“或者就是明麵在順從,但是暗地裏卻是盡情的發泄。”
“管理孩子不能管的太多,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路要走。”
秦昊說到此處看到了朱棣的眼睛一亮,他又看到朱元璋仍然緊鎖眉毛,他繼續的表示。
“木匠的孩子不一定以後一定要做木匠,他有自己喜歡的職業。”
“農民的孩子也有當官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