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有皇甫健前來運糧,也被馬騰一起困住。有了他的人手,讓張遼多了些騰挪的餘地。
“皇甫君,我打算今晚出堡夜襲敵營。但我手裏的義勇軍中,隻能選出兩百精卒,不知你可願意派些精銳部曲助我一臂之力?”
張遼見到皇甫健也登上了城樓,便向他問道。
皇甫健一臉的不高興,但張遼說的是正事,他不得不認真思考了片刻,才說道:“馬騰起碼有三萬多人,就算去掉那些隨行的饑民,也有近一萬的能戰之卒。
我們總共才一千多人,防守就已經很吃力了,為何還要出去白白消耗?”
“一味死守,不僅士氣會越來越低,敵方的進攻也會越發頻繁。我出堡夜襲,一方麵是為了打擊馬騰的士氣,另一方麵也可以打亂他的節奏。”張遼解釋道。
這些道理,皇甫健讀了那麽多書,自然也是知道的。
但這些道理知道容易,在現實情況中,幾百人去衝數萬人的大營,有幾個人有勇氣去實踐呢?又有幾個人能真的成功呢?
“馬騰缺糧,不能久戰。我們有高牆厚壘,堡中糧食飲水一點不缺,哪怕他圍上兩年也不怕。
何況我認為,隻要我們能堅守半個月,馬騰要是敢不退兵,自然會因為無糧而不戰自敗。”
皇甫健道。
“你說的沒錯,馬騰不能通過圍困耗死我們,所以他必定會加大攻擊力度。我們出堡夜襲,不管是殺傷敵軍,還是破壞一些器械,都能延緩他的進攻,減輕防守的壓力。”張遼道。
皇甫健沉吟起來,他看了看張遼,從張遼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狂熱或者試圖冒險的神情,而是深思熟慮的平靜。
“那好,我就給你兩百精銳部曲,希望你盡可能將他們活著帶回來。”皇甫健終於點頭道。
“我會的。另外,我出堡夜襲,堡中也需老成之將鎮守。要能判斷戰場形勢,知道何時開門迎我歸堡,號令守軍齊射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