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為,一會你跟緊我,前麵我要經過黃家店,那地方我不知道你聽過沒?”
能夠讓陳老頭特意打個電話過來通知我的地方,一聽就不是什麽好地方。
雖然,我沒聽說過,不過,我在這時候還是留了一個心眼,於是,便果斷承認了自己並不知道這個地方。
“沒聽說過?”電話中,陳老頭的聲音變得語重心長了起來,“沒聽過就沒聽過吧,不打緊,你跟緊我,反正,那個地方能不停車,千萬不要停車。”
又是不能停車,現在我聽到不能停車這句話,本能的就會想到那個地方有阿飄。
“有那玩意?”
我試探性的詢問陳老頭。
讓我吃驚的是,陳老頭並沒有說‘有’,“那地方反正挺邪乎的,具體有沒有阿飄,我也不清楚,反正,我一年也經過不了幾次那個地方,每一次途徑,都會感覺後背涼颼颼的,可能是跟那個地方的傳說有關。”
一邊開車,一邊陳老頭跟我說起了有關黃家店的傳說。
黃家店是一個村莊,因為村上的人都姓黃,所以就叫了這個名字。
村子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存在的,陳老頭也不知道,反正用他的話說,是一個古村落了,以前村上的人基本都是從事開采石頭的工作。
他們開采的可不是一般的石頭,而是用來製作墓碑的花崗岩。
可是,建國之前,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村子上的人逃難的逃難,饑荒的饑荒,在人禍與天災的夾擊下,人口銳減。
建國之後,原本一個挺大的村落愣是變成了隻有十幾戶人家的偏遠小村落。
即便人口銳減,黃家店的人依舊在建國之後從事著開采石料的生意。
可是,這玩意汙染大,噪音更大,慢慢的就不符合起當地政府規劃的發展需求。
起先,政府想要將他們遷走,在黃家店的地基上建造高樓大廈,想要發展成為城西一個新的衛星城,可是,遭到了當地村民的抵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