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攻城器械之前,最讓李雲義擔心的還是士卒。斥候不斷送來的情報顯示,這一支青州黃巾當中的甲士數目占據了三成,比司馬俱麾下的青州黃巾強了一籌。
“家主,李家的族兵已經全部聚集。”就在李雲義思索對策的時候,張庭的話讓李雲義唱舒了一口氣。
一直到現在,他才算明白為什麽很多人將家族放在家國之前。在家國無法保證自己利益的亂世時,隻有家族能夠保證自己的利益。
效忠不斷更迭的掌權者成本高於效忠家族,是庸碌者的首選。
“帶我去看看。”
點兵的校場是城西的軍營,軍營當中多鋪就黃沙。此刻豔陽高照,照的李家的族兵三五成群的坐在陰涼處,早早地偷懶了。
這些從未經曆過軍事的族兵並無規章製度,日常的操練也不過是做做樣子。
李雲義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他們就像是行屍走肉一樣,全然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為何而戰。
甚至,他們不想打。
與朱虛城中的漢軍不一樣,各族的族兵其實都是被壓榨的旁係子弟,贅婿,依附家族的庶民組成。
他們大多並無恒產,社會地位低下,打仗對他們而言隻有壞處,沒有好處。
“不能威壓,隻能施恩。”李雲義早就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他知道讓這些族兵上戰場不易。
自己都怕,何況是別人?
但他跟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不一樣,他有更長遠的見識。
“讓他們集合,把火盆端上來。”
李雲義吩咐,審視著這些隨著號令聲不疾不徐的集合在一起的族兵,心裏隻有一個念頭。
果然,昨天沒讓他們上戰場是好事,不然他們崩的比黃巾賊還快。
族長,火盆。兩個毫無幹係的東西讓族兵竊竊私語,他們不在乎的東西有很多,但這裏麵並不包括族長這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