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治到底是誰?”李雲義再度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感覺自己快要裂開了。
諸葛信一怔,這才想起來李雲義年紀不大,未必對青州的風雲人物十分清楚:“使君,這王叔治算起來,還是使君的師叔。名諱的話,王叔治諱修。”
“不就是王修嘛......王修?”
李雲義呆了一呆,青州王修是誰,他再清楚不過。偌大的青州,隻有那個主公遇難,絕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主公身邊的王修。
孔融遇難的時候,王修第一個救援;袁譚遇難,王修還是第一個出現。等到了曹操手下的時候,王修還是不改初心,第一個出現。
這樣一個忠心耿耿的文官,李雲義沒有收集癖,想要將其收攏麾下是假的。
問題在於他現在還是一介白身,什麽官職都沒有。想要招攬王修這樣的高密縣令,絕對是癡心妄想。
“使君知道王修,為何又不知道王叔治?”諸葛信奇道。
“雲義體弱多病,多在家中研讀經書,甚少與外接觸,故而不知。”
諸葛信聞言,倒是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他心中暗暗搖頭,並不相信李雲義的托詞。他又不是瞎子,如何看不到李雲義剛才驚喜的樣子。
李雲義明明就知道王修!
“使君,下官與王叔治有舊,可書信一封,引為援助,一到北上昌都。”
李雲義沒有拒絕,不管是什麽時代,人脈都是及重要的一向資源。諸葛信既然願意引薦,說服王修,他自然樂意為之。
當下,他擔心是青州黃巾跟遍布青州的塢堡。
“青州混亂數年,各地豪強,世家已經自領一地,上下政令不通,無法引為援助。此番進軍,隻怕他們與黃巾一般,為了糧食,都會與我為敵。”
說道具體的行軍方案,李雲義也是有些無奈。
朱虛沒有健全的體係,想要出動一支二三千人的強軍,倒也不是拚湊不出來的。但這二三千人從朱虛出發,前往昌都,少數也有七八百裏,需要半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