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行軍隊伍從塢堡出發,沿著頹敗的官道朝著東南方向的高密進軍時,李雲義騎在一匹性格溫順的駑馬上,揮斥方遒。
“二千一百人,人數上有所增長,這一仗打得不虧。”
李雲義看著隊伍多出的五百張生麵孔,微微笑著。
他在塢堡當中留下了郭天所率領的三百人作為骨架,他將在未來的一個月內將俘虜,庶民變成朱虛漢軍的一員,湊齊千人規模,防守塢堡跟汶水渡口。
除此之外,他還從塢堡的青壯當中擇選了五百人,補充進來,增加了這一軍的士氣。
同時,草料,幹糧再度塞滿了軍士的行囊。在知道自家的兒郎弟兄即將出征,塢堡再無最初的敵意,將朱虛漢軍當做是自家的子弟兵。
李雲義也不吝嗇,他一麵再度從鄭武的手中借來五百人的麻衣,讓他們有吃有穿。隨後再將他們分散在朱虛漢軍這個體係當中,將他們安插在伍當中。
最多旬日,這些塢堡出身的小卒便會跟自己的袍澤弟兄打成一片,關係也變得親密起來。介時鄉土之間的情誼會跟袍澤間的情誼並駕齊驅,成為牽掛。
一麵是平日間雖有聯係,卻不緊密的鄉人。一麵是吃喝拉撒睡,上了戰場還要互相配合擋槍的人,孰重孰輕,現實會告訴這些新兵。
......
高密城高,城牆在高密縣令王修懲治縣內豪強時,就在著手修補完善。
作為幹臣能吏,王修清楚什麽該動,什麽不該動。他在上任之初,麵對高密惡名昭彰,好任俠的孫氏時,占據絕對主動。
但他並未擴大打擊麵,而是在孫氏屈服之後,革拿遊俠,確定其身上的罪狀之後,才進行懲治。
當青州黃巾再度席卷青州的時候,他自知能力有限,並未出城征討,而是一麵加固城防,一麵脅迫豪族捐獻糧食,救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