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苗君儒懸疑考古探險全集

第四章 昭陵下的古墓

黑暗中出現不少磷火,有大也有小,大的如同燈籠,小的象螢火蟲。有幾團磷火跟著他們,象黑暗中鬼魅的眼睛,讓人毛骨悚然。

苗君儒仰著頭,看著那些山峰及天空的月亮星辰,突然,他看到昭陵右麵第六座山峰和第七座山峰之間的峽穀裏,有一道黑氣直衝天宇。

她驚異地發現,所在的地方有一半的泥土成黑色,一半的泥土成紅色,中間一條S形弧線,將兩邊分開,看上去,是一副自然形成的陰陽太極圖。

車隊在三日後到達了陝西禮泉縣,這裏距離昭陵還有好幾十裏路,這一路上,那兩個大漢對林卿雲都看得很緊。

李道明安排大家住下後,將苗君儒單獨叫了過去,說道:“今天晚上我們就去昭陵。”

幾年前,苗君儒就曾經帶學生去過昭陵考古,還挖出了一些好東西。

昭陵麵積2萬公頃,周長60公裏,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麵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有陪葬墓180餘座,主要有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征、李靖、尉遲敬德等墓,還有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等15人之墓。唐太宗能與功臣“相依為命”,既不濫殺功臣,且妥善安置,使能保持晚節,死後還能安葬在一起,這種做法在帝王中實屬罕見。

昭陵依九嵕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

據史書記載,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精心設計的。其平麵布局既不同於秦漢以來的座西向東,也不是南北朝時期“潛葬”之製,而是仿照唐長安城的建製設計的。長安由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宮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宮城之南,為百官衙署(即政治機構),外廓城從東南北三方拱衛著皇城和宮城,是居民區。昭陵的陵寢居於陵園的最北部,相當於長安的宮城,可比擬皇宮內宮。在地下是玄宮,在地麵上圍繞山頂堆成建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麵各有一門。據史書記載,昭陵玄宮建築在山腰南麓,穿鑿而成。初建時駕設棧道,棧道長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後先葬於玄宮,而棧道並未拆除,就在棧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宮人居住,象對待活人一樣對待皇後,待太宗葬畢,方拆除棧道,使陵與外界隔絕。玄宮深75丈,石門五道,中間為正寢,是停放棺槨的地方,東西兩廂排列著石床。**放著許多石函,裏麵裝著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幹塊大石砌成,每塊石頭有二噸重,石與石之間相互鉚住。陵墓的外麵又建造了華麗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