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才溢出地平線,整個天際就明亮起來,還在鎮撫司的華鋼抬頭望向窗外,今天應該是個好天氣,一切都會如期而至吧。
時光是這樣的東西,你越是想它快些,它就越發過得慢。好不容易熬過白天,一到酉時,百姓們就開始坐不住了。人們陸陸續續,成群結隊地來大報恩寺占位置。內官監為了方便百姓看戲,又在戲台的對麵和大報恩塔的周圍搭建了許多階梯型的看台,錦衣衛和兵馬司連同寺內的一些僧人在這裏維持秩序。不一會,視線好的位置就被占了七七八八。
有老人帶著小孫兒的,也有全家老少一齊出動的,也有不少帶著女眷,或者幹脆就是相熟的婦人結伴而來。蒙元韃子生性豪放沒那多講究,雖然現在又恢複了漢人的天下,特別是尋常百姓家,倒也沒有什麽男女之防。
終於到了戌時,此刻看台上黑壓壓地坐滿了人,還有些來晚的找不到位置,隻好尋塊空地這麽站著,孩童們便索性爬到樹上。
等著開場的百姓們倒也自得其樂,幾個讀書人取出自帶的酒壺酒杯,對月當歌也自有一番風景,幾個持家的婦人拿出月餅瓜果分給大家,氣氛也是融融,更別提往來人群之間的貨郎真是笑逐顏開,進賬一定不少。
這時,靠著前麵的看台上人群開始**。
“禦駕到了!禦駕到了!”人群裏有人喊。
不一會,隻見遠處官道上出現一隊燈火,由遠及近,原來是錦衣衛的大漢將軍,他們個個身著大紅錦袍外罩金甲,頭戴紅纓鳳翅盔,手中執火把,腰間挎著寶劍,真是若天將一般威武不凡。緊跟在後麵,燈火星星點點慢慢匯成一條火龍,那是皇帝出行的鹵簿,各色旗號,各等侍衛、內官依次排列。
當年大明初創,太祖爺命開國宰相李善長等人商議製定各種典章製度,其中首要一條就是一改元朝時期的奢靡之風,一切以節儉為基礎,就像鹵簿的定製,太祖親言“應用金者皆以銅”。新皇繼位,不但沿襲太祖的傳統,而且為了體恤民力更加節儉,就像這次出行,皇帝所用鹵簿隻是原來的十分之一,不過饒是如此,也盡現皇家的赫赫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