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廣寒殿有什麽關係?”朱高熾的興致又被吊了起來。
餘一子緩緩道:“忽必烈建造廣寒殿的時候,國師劉秉忠說漢人造園講究‘山因水而轉,水因山而活’,萬歲山仙家福地,卻唯獨缺些活水。”
朱高熾肥大的腦袋點了點,“山因水而轉,水因山而活,有理,有理。”
“忽必烈聽後也覺得有理,便讓劉秉忠親自督造,在萬歲山的後山用機括將太液池的湖水引到廣寒殿內,”餘一子繪聲繪色地繼續說:“為了將引入的湖水盤活,便又在萬歲山的前山建了暗渠將水重新引入太液池,如此循環往複,水流不絕。”
“明白了,”朱高熾微微頷首,“ 這個方池就是整個水流循環中的一環。”
“世子果然慧眼,一下子就看破了,”餘一子誇讚道,“這龍口中吐出來的,正是從山頂廣寒殿內通過暗渠流過來的太液池水,這方池中的水又通過暗渠流回到山下的太液池中。”
朱高熾笑了笑,“果然精巧,這劉秉忠倒是個人物。”
一行人繞過方池繼續向上攀登,一路上餘一子不停地介紹萬歲山的景物和掌故,朱高熾聽得津津有味倒也不覺得很累。
“世子,前麵就到了。”餘一子笑著說。
朱高熾鬆了口氣,站定了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抬頭就望見前方山巔之上有一座藍色的宮殿,有如月宮中的仙子傲然獨立於這凡塵俗世,時刻準備飛升而去,卻偏偏貪戀這一點點人間氣息,孤立於山巔之上。
他不禁歎道:“果然如月宮一般。”
因為是磨牙在城內最大的貨倉,所以整個宮殿雖然有些陳舊,但總算是沒有殘破。
“這廣寒殿麵闊足有七間,重簷廡殿,東西長約一百二十尺,南北進深六十二尺,高有五十尺。”餘一子指著廣寒殿道。
朱高熾嘖嘖讚歎,“這都快趕上我們王府的正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