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錦衣拍案(五):逝者

第三節

太祖皇帝在位時為了繁榮京師,遷蘇、浙等處富戶四萬五千餘家入京居住。在這些搬遷的人家之中,有一戶姓劉的錢塘人家,他們家世代學醫,舉家遷到京師之後,家主劉均美重操舊業開了一家藥肆。

劉氏藥肆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又喜歡給貧病者施醫援藥,很快便在京師站穩了腳跟。

光陰飛逝,轉眼到了建文三年,由於燕王的叛亂,大量流民湧入京師,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在京師找不到生計,又沒有田地,隻能靠朝廷的接濟和乞討為生,常常食不果腹,更別提醫藥了。

而劉氏藥肆一如既往地對困苦的百姓免費醫治,還力所能及地施些粥飯,店鋪裏常常是擠滿了破衣爛衫、貧病交加的流民。

這天,在劉氏藥肆的天井裏,年過五旬的家主劉均美用紗布圍住口鼻,正給一名頭發灰白的流民看診,驗過舌苔切過脈,他輕輕地搖了搖頭。

“父親,難道是……”看到父親的表情,一直跟在旁邊學習的大兒子劉民立即問道。

“苔白如積粉,脈數有力。”劉均美眉頭皺成一團。

“大夫……大夫,”那流民聲音虛弱地問,“我得了什麽……病?”

劉均美笑了笑,“老丈,沒什麽大病,我讓民兒安排你去惠民藥局,那邊有專門的房舍讓您好好養病。”

“惠民藥局?”老人家麵露疑惑。

“老丈,京師的惠民藥局啊,太祖皇帝時就有了,是專門救治窮苦百姓的官署,”劉均美頓了頓,繼續道:“當今皇帝是仁主,在他的治下惠民藥局又增加了醫官和藥物,肯定能將您的病治好的。”

說著,他衝自己的兒子點點頭,劉民會意,從竹榻上慢慢將老人家扶起來,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出了門。

望著他們的背影,一直沒說話的小兒子劉生開口道:“父親,是瘟疫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