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江山:1368之前的朱元璋

至正十九年春節,有些春風得意的元璋親自寫了一副春聯,命人貼在了自己臨時辦公的中書分省的衙門大門上,其聯是:

六龍時遇千官覲

五虎功成上將封

當時,寧越地區既已安定下來,元璋自然還想著要進一步拿下浙東未下諸郡。為了讓戰事更加順利,他召集諸將做了一次長篇訓話,這主要是近來隊伍在作戰時出現了大肆擾民、害民的情形,由於大力擴充和招降納叛,朱家軍也越發魚龍混雜。

元璋語重心長地告誡道:“仁義足以得天下,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攻克城池雖少不了武力,但安定民心必須依靠仁義。咱隊伍入應天之時,秋毫無犯,所以才能一舉讓應天安定下來。最近咱們又攻克了婺州,百姓重獲生機,此時正是撫恤他們的時候,這樣百姓才樂於歸附。而那些還沒有拿下的郡縣,百姓也一定會聞風歸附咱們……咱每每聽聞諸將下一城、得一郡,不妄殺人,心下都喜不自勝。這行軍打仗,就好比烈火一般,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這就像鳥不到有猛禽的林子中去會聚,野獸不去鑽獵人布下的羅網,而百姓必然會歸附施行寬厚之政的人啊!”

體恤百姓,寬厚仁政,不妄殺人,曆代取天下者,諸如唐宗宋祖等等,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感同身受者則莫過於元璋本人,因為他是從社會的最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所以他深知老百姓最渴望的是什麽。

講完了道理,接下來元璋又向諸將表達了自己的心願:“凡為將的人,能夠以不殺人為追求,這不單是國家的幸事,也是爾等自家的福祉,爾等的子孫必會因此昌盛,這全是仰仗爾等的餘澤啊!因此說,爾等若用心記下咱今日之言,並努力做到,則大事不難就,大功可成矣!”

元璋非常清楚,雖然隊伍有嚴明的軍紀,但刀兵混亂之際,少不得就會有將士渾水摸魚,或者殺得性起,一時無法收斂。雖然自己苦口婆心,但將領畢竟多是粗人,且其本性多自私自利,能聽進去多少還是個未定之數,在執行過程中也總要打些折扣。何況廣大將士之中多是有心要發戰爭財的,能聽進去多少也在他們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