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為康茂才送信的人被帶至陳友諒麵前時,他忙按照康茂才的吩咐下跪道:“陛下,您還認識小的嗎?”
陳友諒仔細看了一下眼前這個人,突然想了起來,頓時欣喜道:“呀!三虎,怎麽是你?你這些年都去哪裏了?”他最開心的就是讓故人都看到他今日的威勢和富貴,此舉不異於衣錦還鄉。
“陛下,您還記得嗎?那年您打發小的去服侍康茂才康相公,後來小的覺得康相公待人甚好,又害怕被官軍追捕,就去投奔了康相公!如今小的不打雜了,在康相公府上做門房,也已經有家口了。”
“哈哈,你小子命不好啊,也是沒眼光的,若是一直追隨朕,如今至少可以給你弄個官兒做做!”陳友諒並不計較過去的事情,“不過,你我主仆一場,也算是故人了,你如今來投奔朕,朕也不會虧待你的!”
那人聽了非常高興,忙磕頭謝恩不迭,以為康茂才真的要領著自己來投已然成為大漢皇帝的陳友諒,他又從懷裏掏出了一封書信道:“不隻是小的要來投奔陛下,連康相公也有此意,特讓小的代為投書!”
侍者把信接了過去,三虎繼續補充道:“隻因避人耳目,小人把這封信七藏八藏,所以弄得信有些破爛,請陛下勿怪!”
陳友諒接過信,道:“不礙事,隻要意思看得明白就行。”
粗粗看過康茂才的書信之後,陳友諒不禁大喜道:“康茂才不愧是知恩圖報的君子,如今他來投誠,真是及時雨啊!你先下去吧,隨時聽朕吩咐。”
當陳友諒興奮地把信拿給張定邊和陳友仁等人看後,他又把自己與康茂才的交情略敘了一遍,進而道:“對於康某的投誠之真意,朕雖不敢說有十成的把握,但至少有八九成的把握。”
陳友仁也覺得康茂才是真心來投,於是附和道:“如今我大軍將建瓴而下,應天方麵必定人心不穩,像康茂才這般自謀出路者,必定大有人在!康相公又是一名孝子,籍貫又在蘄州,於情於理都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