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一年初,李察罕獲悉山東的紅巾軍群龍無首,陷入了自相殘殺的境地。李察罕看準時機,決定把自己跟孛羅帖木兒的恩怨先放到一邊,待平定了山東再說。
六月,李察罕拖著病體由陝西抵達洛陽,大會諸將,商議征討山東事宜。八月,一路高奏凱歌的元軍緊緊包圍了山東的東平城。
東平原是紅巾軍嚴密設防的一座重鎮,守將田豐等人都龜縮於城中,元軍隻要一番強攻,東平旦夕可下。可就在這時,老謀深算的李察罕考慮到田豐久據山東,軍民都對他甚為服膺,李察罕很想收服此人為己所用。他專門寫了書信去招降田豐,結果就坡下驢的田豐和王士誠等人便投降了李察罕。
之後,李察罕又繼續攻略山東其他地區,其中濟南在被圍三個月後終被元軍收複。為了表彰李察罕的卓越功勳,朝廷再次下詔拜李察罕為中書平章政事、知河南山東行樞密院事,陝西行台中丞如故。
到至正二十二年,山東地區已基本被李察罕平定,隻有孤城益都(今山東省青州市)還未拿下,但這隻是時間問題了。
其實早在李察罕攻取汴梁時,為了慎重起見,元璋便派出了使節到他那裏通好。李察罕對來使相當熱情,分明有拉攏之意,元璋評論道:“李察罕果然是阿瞞之流,我等正可利用之!”
眼見北線已可保暫時無虞,那麽就可以全力以赴進攻西線了。不過元璋明白,要沿著長江仰攻上遊,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是無法奏效的,因此他不得不考慮起用廖永忠的問題,而且,要對付張定邊這樣的勁敵,恐怕還得依靠廖永忠這等雄才、奇才,所以元璋特意把他從常熟召了回來。
元璋知道,廖永忠不僅足智多謀,在練兵方麵也很有一手,甚至比徐達還要高明。徐達主要是訓練士兵的基本功,諸如劈刺、投射等,而在廖氏的部隊裏,不僅注重水軍所必須的遊泳和攀爬等技藝,廖永忠還會盡量保證士兵有足夠的飯食,讓大家務必吃飽吃好,有足夠的體力來完成最嚴格的訓練。為了鼓舞士氣,他還注重精神灌輸,鼓勵士兵建功立業,獎懲方麵他也力求公正,因此士卒都對他異常愛戴和敬服,甘願為他效死。